去角質的正確頻率:臉和身體其實不一樣

臉與身體角質厚薄不同,頻率與手法要分開。附安全節奏、常見錯誤與到店流程,提亮又不傷膚。

「常去角質,皮膚就會更亮?」不一定。臉與身體的角質厚薄、耐受度不同,頻率與手法都要分開看。掌握正確節奏,能提亮膚況又不破壞屏障。

臉部去角質:溫和、少量、多觀察

  • 中性~油性:每 2 週一次;以溫和酸類或酵素型為主。
  • 乾敏:每 3–4 週一次;避免顆粒感強的物理磨砂。
  • 注意:化學性(AHA/BHA/PHA)與物理性(磨砂)不建議同時使用;去完角質務必補水鎖水。

身體去角質:針對粗糙部位就好

  • 手肘、膝蓋、腳跟可每週 1 次;其餘部位每 2–3 週一次即可。
  • 沐浴後角質含水量高,是最佳時機;去完要用乳霜或身體油加強鎖水。
  • 背痘、毛囊角化(草莓手)等狀況,應先評估再決定手法與頻率。

常見錯誤,請避開

  • 每天或隔天就去角質,導致泛紅、刺癢、脫屑。
  • 同天疊加「磨砂+高濃度酸」,破壞屏障引發反黑。
  • 去完角質未防曬,導致暗沉與敏感加劇。

什麼時候該交給專業?

  • 自己做完仍然粗糙、暗沉,或粉刺量明顯。
  • 敏感期需要在「清潔與保濕」間拿捏比例。
  • 準備重要場合,想在 3–5 天內提升膚觸與妝感。

店內流程:皮膚檢測 → 溫和軟化角質 → 精準清潔或身體去角質 → 保濕鎮定與防護,當下觸感與光澤更明顯。

常見問與答

Q:夏天可以更常去角質嗎?
流汗多時可微調頻率,但以肌膚耐受為先;若有刺癢、緊繃,請拉長間隔並加強保濕。

Q:背部長痘能去角質嗎?
需先判斷是否處於發炎期;若紅腫明顯,應以鎮定與清潔為主,再安排去角質。

不確定自己適合哪種方式?到店檢測 10 分鐘就能給出客製化建議。

發佈留言